單位簡介
中國艦船研究院
(中國(guo)船(chuan)舶(bo)集團有限公司第七研究(jiu)院,簡稱七院)
中國艦(jian)船研(yan)究(jiu)院成立于1961年,始終以首任院長劉(liu)華清提(ti)(ti)出的“攀科技(ji)高峰、固海上長城(cheng)”為(wei)己任。七院六(liu)十年來(lai)見證了(le)共和國艦(jian)船科技(ji)事(shi)業從無到(dao)有(you)、規模從小到(dao)大(da)、能力(li)由弱到(dao)強(qiang)的光輝(hui)歷程,為(wei)艦(jian)船科技(ji)水平提(ti)(ti)高作出了(le)重大(da)貢獻。
學位簡介
中國艦船(chuan)研(yan)究院(yuan)學位(wei)與研(yan)究生工(gong)作介(jie)紹視頻
首批獲準 行業唯一
中國(guo)艦船研究(jiu)院經國(guo)務(wu)院批準于(yu)1981年成為(wei)國(guo)家首批、船舶行業唯一學(xue)位(wei)授予單(dan)位(wei)。現(xian)有(you)24個(ge)培(pei)養單(dan)位(wei),擁有(you)1個(ge)博士后(hou)流動站,2個(ge)博士點(dian),10個(ge)碩(shuo)士點(dian)。
學科齊全 專業突出
以(yi)船舶與海洋(yang)工程為(wei)(wei)優(you)勢,力學(xue)、計算機(ji)、通(tong)信(xin)、控制、光學(xue)、兵器、材料、核科(ke)學(xue)等學(xue)科(ke)為(wei)(wei)集合,形成(cheng)了門類(lei)齊全、特色鮮明的學(xue)科(ke)格局。建立了一支以(yi)院士、國(guo)家和集團各級專(zhuan)家為(wei)(wei)核心,近600人(ren)的導(dao)師隊(dui)伍。
弦歌不輟 桃李滿園
四十年共(gong)培(pei)養(yang)博士、碩士研(yan)究生近4000名。目前共(gong)有2000余(yu)名畢業(ye)生在各培(pei)養(yang)單位工(gong)(gong)作(zuo),包含51位集團成員單位領導、高級專家(jia)和國家(jia)級專家(jia),也曾培(pei)養(yang)出中國工(gong)(gong)程院院士等為代表的(de)一大批立于時代前沿的(de)杰出校友。
產教融合 人才強企
近三年共(gong)畢業(ye)59名(ming)博(bo)士(shi)、420名(ming)碩士(shi)并授予(yu)相應學位,其中(zhong)85%以(yi)上畢業(ye)生(sheng)畢業(ye)后選擇進(jin)入中(zhong)國船舶集團工作(zuo),為建設(she)世界(jie)一(yi)流海軍和(he)世界(jie)一(yi)流船舶集團提供堅強的人才保(bao)障和(he)智力支撐。
培養特色
產教融合 實踐創新
中(zhong)國(guo)船(chuan)舶集團有限公(gong)司(si)作(zuo)為國(guo)家首批產教(jiao)融(rong)合(he)型企業,研究生培養單(dan)位(wei)均(jun)為承(cheng)擔(dan)重大(da)型號(hao)科研的(de)總體及分(fen)系統(tong)設(she)計(ji)單(dan)位(wei),承(cheng)擔(dan)了艦船(chuan)設(she)計(ji)、輪機(ji)工程(cheng)、武器系統(tong)、水中(zhong)兵器、水聲(sheng)工程(cheng)等領(ling)域大(da)量基礎性、創新性科研項(xiang)目(mu),以大(da)團隊(dui)、大(da)平臺、大(da)項(xiang)目(mu)支(zhi)撐高質量研究生培養。
師資充沛 精細培養
師生比例高,可(ke)實現(xian)精(jing)細化(hua)特(te)色(se)培養,導師來自軍工科(ke)研一線(xian),有較(jiao)高學(xue)術水(shui)平和(he)豐富工程經驗,其中包(bao)括工程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7人,重大型號“兩(liang)總”104人,集(ji)團級專家53人,可(ke)充(chong)分發(fa)揮專業特(te)色(se);同時注重策(ce)劃、組(zu)織、協調等工作技能的鍛煉,特(te)別關注研究生解決實際問(wen)題能力的培養。
立德樹人 根植軍工
圍繞立德(de)樹人根本任(ren)務(wu),培養(yang)全過程貫穿以“核潛(qian)(qian)艇(ting)精(jing)神”“航母精(jing)神”“載人深潛(qian)(qian)精(jing)神”為指(zhi)引,根植“軍工魂”“報國夢”,服(fu)務(wu)海軍裝備建(jian)設。畢(bi)業生(sheng)(sheng)能夠迅速融入船舶科研工作中,普遍對(dui)單(dan)位了解更深,忠誠度極(ji)高(gao),保密意識強(qiang),生(sheng)(sheng)涯(ya)規劃能力強(qiang),能夠長(chang)期留(liu)在行(xing)業內發展,較快成長(chang)為技(ji)術骨干(gan)和(he)高(gao)層次人才。
調劑要求
調劑考生應符合:
1. 總分及各科目分數不低于國家研究生招生A類合格分數線。
2. 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范圍內。
3. 第一志愿報考專業與擬調劑的專業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
4. 各培養單位(wei)公(gong)布的其他報(bao)考條件。
調劑程序
請考生將簡歷、本科成績單、初試成績單等材料打包(文件名以“姓名+初試總分+本科院校+本科專業+申請調劑培養單位+申請調劑專業”命名,如張三+345+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船舶與海洋工程)投遞調劑單位聯系人郵箱,由培養單位對滿足調劑條件考生擇優篩選后,通知考生參加復試。
復試名額按照不低于錄取名額的1.2倍確定,具體復試辦法可咨詢培養單位聯系老師或參考培養招生單位在研招網公布的復試方案。
培養須知
1. 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咨詢報名,具體可通過培養單位研招網招生簡章、調劑公告或聯系人進一步了解咨詢。
2. 招收調劑名額均為國家招生計劃內的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可根據培養單位規定進行雙向選擇就業或定向分配。
3. 碩士研究生學制為2.5年,第一年學位基礎課在合作的雙一流大學代培,第二年起返回培養單位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學位論文研究。
4. 按培養單位政策,研究生在學期間免除學費、住宿費,并享有生活補貼、科研補貼和獎學金等。
各培養單位信息
| 來 源:七 院
| 責 編:周 芒
| 校 對:高紅梅
| 審 核:項(xiang) 麗(li)/甘(gan)豐(feng)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