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慶佳節,一(yi)起(qi)“科(ke)”學過大年!今(jin)年春節,國資小新聯(lian)合9家央企推出系列融媒體作品《新春“科(ke)”代(dai)表》,今(jin)天(tian)大年初七,中(zhong)國船舶帶來第(di)七期《一(yi)根繩子(zi)一(yi)千萬?艦載機(ji)的好(hao)搭(da)檔!》,你知道它是什(shen)么嗎?
航空母(mu)艦,大國重(zhong)器,也是軍(jun)事(shi)強國的重(zhong)要標志,在(zai)現代軍(jun)事(shi)舞臺中,它承載著遠超其本身的多重(zhong)意(yi)義。
國際影響力上,航母是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
戰略層面,航母象征著國家的戰略威懾力。
而(er)從軍事角(jiao)度看,航母是一座(zuo)移動的(de)海上(shang)機(ji)場,它的(de)核(he)心裝備就是——艦(jian)載(zai)機(ji)。
艦載機不僅是航母戰斗群的核心打擊力量,更是一個國家海空實力的綜合表現。
但一艘航母要想自由起降艦載機,可真不是一件容易事。無論你用何種方式讓它起飛,降落時都堪稱航空領域的高難度動作。
因為在茫茫大(da)海上,百米高(gao)空的艦載(zai)機望向航母(mu),就像一(yi)片漂(piao)在水中的 “樹(shu)葉”。
而當(dang)二三十(shi)噸的(de)艦載機以200千米每(mei)小時(shi)全速俯沖向航(hang)母,這(zhe)(zhe)近100噸的(de)沖擊(ji)力如何(he)化(hua)解在(zai)那僅百米長(chang)的(de)跑道(dao)上(shang)?這(zhe)(zhe)在(zai)全世界都(dou)是高端(duan)難題。
于是,一根不起眼的“繩子”誕生了。
什么?用繩子拉飛機?
對,但這(zhe)不是普通的繩(sheng)子,它叫——阻攔索。
這(zhe)根不(bu)起眼的“繩(sheng)子”,卻是艦載機的生命線!
與陸地機(ji)場不(bu)同,航母飛(fei)行甲板長度有限,艦(jian)載機(ji)著艦(jian)時速度極快,又必須在(zai)極短(duan)距離內停(ting)住(zhu)。此時,阻攔(lan)索便(bian)發揮關鍵(jian)作用,當艦(jian)載機(ji)尾鉤精準鉤住(zhu)阻攔(lan)索,強大(da)的(de)拉力能在(zai)短(duan)短(duan)數秒內讓戰機(ji)穩穩停(ting)下,但這(zhe)短(duan)短(duan)幾(ji)秒的(de)背后,則需要(yao)復(fu)雜而(er)先進的(de)技術支(zhi)撐。
其實阻攔裝置是(shi)(shi)一整套系統是(shi)(shi)由鋼索、油缸(gang)、蓄(xu)壓器(qi)(qi)、節流(liu)控(kong)制閥(fa)(fa)、復位閥(fa)(fa)、散熱器(qi)(qi)、滑(hua)輪組(zu)等(deng)部件組(zu)成。
人類在探索噴氣式飛機起降航母的初期,因阻攔索技術不成熟,甚至付出過每年死亡上百名飛行員的代價。即便是技術成熟的今天,也會發生艦載機墜海的慘劇。
我國則是目前世界上,能夠獨立制造全套阻攔裝置僅有的四個國家之一。
航空母艦離不開艦載機,艦載機則離不開阻攔索,靜靜躺在航母甲板上的阻攔索。
雖然平凡到令人遺忘,但卻承載著不平凡的使命。
它(ta)為(wei)航空母艦馳(chi)騁海疆保(bao)駕護航,同樣(yang)也在維護和平,保(bao)障國(guo)家(jia)權(quan)益(yi)等(deng)方面發揮著(zhu)不可(ke)替代的(de)作用。
| 撰 稿:王 琦
| 圖 片:王 琦
| 責 編:王 琦
| 校 對:周 芒
| 審(shen) 核:項 麗/甘(gan)豐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