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伴隨著汽笛(di)鳴(ming)響和(he)人(ren)群歡呼,“探索一號”科(ke)考(kao)船攜(xie)“奮斗(dou)者”號全海(hai)深(shen)載人(ren)潛(qian)水(shui)器抵(di)達三亞,圓滿完成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ren)深(shen)潛(qian)科(ke)考(kao)航次任務。
3月11日,“探索一號”科考船攜“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抵達三亞。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 攝
本航(hang)(hang)次(ci)是中國(guo)科學院深(shen)(shen)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牽頭發起的“全球(qiu)深(shen)(shen)淵(yuan)深(shen)(shen)潛(qian)探索計劃”第一階段(duan)科考航(hang)(hang)次(ci),自2022年10月6日從三亞啟航(hang)(hang)至(zhi)今(jin),歷時157天,環大洋(yang)洲航(hang)(hang)行22000余海里。本航(hang)(hang)次(ci)由10所國(guo)內外機構參與。在超(chao)長航(hang)(hang)期的考驗下(xia),“奮斗者(zhe)”號(hao)共完成了63次(ci)有效下(xia)潛(qian)作(zuo)業(ye),其中4次(ci)下(xia)潛(qian)深(shen)(shen)度超(chao)過萬米。
3月11日,“探索一號”科考船攜“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抵達三亞,科研人員在介紹采集的深淵宏生物、巖石、結核、沉積物樣品。新華社記者 陳凱姿 攝
航次期間,科考隊在西南太平洋克馬德克海溝區域開展了國際首次大范圍、系統性的載人深潛調查,并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抵達東南印度洋蒂阿曼蒂那深淵和瓦萊比-熱恩斯深淵底部開展實地觀察和取樣,采集的深淵宏生物、巖石、結核、沉積物和水體樣品,為深入理解深淵生命演化與適應機制、深淵沉積環境演變等提供了重要支撐。本航次的成功實施,充分展現了我國載人深潛作業能力和運維水平,也標志著“奮斗者”號運維體系走向成熟、穩定。
新聞多一點
“奮斗者”號
“奮(fen)斗者(zhe)”號全海深載(zai)人(ren)潛(qian)水器是(shi)“十三五”國(guo)(guo)(guo)(guo)家(jia)重(zhong)(zhong)點(dian)研(yan)發(fa)計劃“深海關鍵技術(shu)(shu)與裝(zhuang)備”重(zhong)(zhong)點(dian)專項(xiang)的(de)核心(xin)研(yan)制任務,由中國(guo)(guo)(guo)(guo)船舶集團七〇二(er)所(suo)牽頭(tou)負責“奮(fen)斗者(zhe)”號的(de)總體設計和(he)集成建(jian)造(zao)。“奮(fen)斗者(zhe)”號的(de)研(yan)制及海試的(de)成功,顯著(zhu)提升了(le)(le)我(wo)國(guo)(guo)(guo)(guo)深海裝(zhuang)備技術(shu)(shu)的(de)自主創新水平(ping),使我(wo)國(guo)(guo)(guo)(guo)具(ju)有了(le)(le)進入世界海洋(yang)(yang)最深處開(kai)展科(ke)學探索和(he)研(yan)究的(de)能力,體現了(le)(le)我(wo)國(guo)(guo)(guo)(guo)在海洋(yang)(yang)高技術(shu)(shu)領域(yu)的(de)綜合實力,是(shi)我(wo)國(guo)(guo)(guo)(guo)深海科(ke)技探索道路上的(de)重(zhong)(zhong)要里程碑。
探索一號
“探索一號”原為“海洋石油299”號多功能作業船,2016年,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所屬文沖修造改造成載人潛水器工作母船,并于2020年成為支持保障“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海試的“雙母船”之一。“探索一號”總長94.45米,型寬17.9米,排水量6250噸,續航能力大于1萬海里。為滿足萬米載人潛器科考的升級要求,文沖修造曾先后3次對“探索一號”支持船進行了改建,一路見證了我國海洋科學探索和研究能力的巨大飛躍。
| 來 源:新華社
| 責 編:高紅梅
| 校 對:周 芒
| 審 核(he):項 麗/甘豐錄(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