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落地實施的攻堅之年。今年的國企發展主題是“高質量發展”,中國船舶微信公眾號與《中國船舶報》共同開設“回眸2024·高質量發展續新篇”專欄,陸續刊發各成員單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效舉措。
2024年,中國船舶集團八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集團公司有關部署要求,把握機遇,謀劃長遠,加快步伐,構建電子信息與對抗一體化研發體系,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主動融入建設世界一流船舶集團的發展大局。
全面布局、破立并舉
面(mian)對日(ri)益激烈的(de)市(shi)場競(jing)爭(zheng)和(he)內(nei)外部形勢(shi)的(de)深刻變化(hua),八(ba)院(yuan)黨委牢牢把(ba)握高質(zhi)量發展方(fang)向(xiang)和(he)重(zhong)點,制定實(shi)(shi)施方(fang)案,落(luo)實(shi)(shi)具(ju)體舉措,形成(cheng)任務書和(he)路(lu)線圖(tu),推動10個方(fang)面(mian)127項(xiang)重(zhong)點工作內(nei)容全面(mian)鋪開(kai),重(zhong)點在機構(gou)改(gai)革、人員優化(hua)、專(zhuan)業融合(he)、體系(xi)貫(guan)通等方(fang)面(mian)下功夫,助推高質(zhi)量發展。
在具體做法上,創新“三四五”改革方法論,即堅持目標導向做實組織架構科學管理、制度流程有效運行、資源整合提升能力三個方面;堅持問題導向調整職能機構、科研體系、工藝流程、職業通道四項措施;堅持結果導向確定五個實施步驟,大刀闊斧推進深度整合。
組織機構層面按照“專業化設置、大部制運作”原則先立后破,打破原有的壁壘限制,搭建全新八院組織架構,形成研發生產一盤棋、信息共享一平臺、科研保障一張網、物資供應一條線的整體格局。職能職責層面一方面按照“管理統一”和“管辦分離”兩大原則調整職能部門工作職責,理清業務管理界面;另一方面按照“大軍工”體系建設思路,構建“1+2+3”研發體系,即1個總體部、2個事業部、3個專業部,調整科研部門業務定位,大力整合兩地資源,提高核心競爭力。體系建設層面全力打破雙邊體系壁壘,理順體系運營機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管理體系。流程優化層面以全流程精益管理為目標,以成本降低、業務提效、管理提質為核心,從頭至尾逐一環節進行流程優化,形成120余套可視化流程圖,增強橫向協作,強化業務水平。
八院黨委堅持戰略牽引,通過機構精簡、職能整合、體系統一、流程優化,初步實現了制度、體系、流程的一體化運行,實現治理結構扁平化和治理能力高效化,同時進一步降低了運營成本,一體化運行成效顯現,形成高質量協同發展新態勢。
產研結合、創新創效
八院(yuan)堅持以(yi)“鼎新(xin)(xin)”帶(dai)動(dong)“革故(gu)”,以(yi)增量帶(dai)動(dong)存量,致力(li)于打造高精尖系統設備,協同(tong)創新(xin)(xin)推(tui)動(dong)產(chan)研融合(he)發展(zhan),將上下(xia)協同(tong)聯動(dong)的(de)科研體(ti)系構建作為院(yuan)下(xia)一步發展(zhan)的(de)重中(zhong)之重,力(li)求形(xing)成全新(xin)(xin)的(de)體(ti)系發展(zhan)合(he)力(li),在市場競(jing)爭中(zhong)發揮“矛利盾堅”特色優勢。
聚力精益管理,構建協同研發體系。采用“統分結合”的指導思想,覆蓋市場、研發、售后等設備全壽命周期的研發體系,形成職能管理機構和業務研發機構“有統有分”的合理布局。
聚力創新驅動,構建協同創新體系。按照“三個瞄準”工作思路,推進創新體系變革。一是瞄準專業前沿,統籌布局專業領域及創新項目研究方向,推進下一代一體化總體及相關專業體系建設。二是瞄準國家級創新研發平臺,依托全國重點實驗室,加強與實驗室、高校的協作聯合,促進前沿核心技術發展,為設備研制做好技術支撐。三是瞄準高層次專業人才培育,用好高級專家、科研骨干人才及項目管理人才等隊伍,建好科技創新激勵,推進成果創新轉化,建設多專業多團隊協同、新產業新業態融合的新型創新生態。
聚力專業融合,厚植高質量發展根基。將專業融合擺在八院高質量發展重中之重的位置。通過整合兩院區專業技術力量,在基礎專業上加強核心關鍵技術創新和攻關,支撐總體專業發展。在總體專業上,立足傳統設備研制的基礎上,聚焦一體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技術發展趨勢,打造行業特色設備和專業方向,持續提升行業競爭力。
精準科學、人崗相適
八院堅持“黨管(guan)人(ren)(ren)(ren)(ren)才”和“選賢任能”理念,著力(li)在優化選人(ren)(ren)(ren)(ren)用人(ren)(ren)(ren)(ren)機制(zhi)上下功(gong)夫(fu),提升選人(ren)(ren)(ren)(ren)用人(ren)(ren)(ren)(ren)科學化精(jing)準化水平,同步謀劃人(ren)(ren)(ren)(ren)才發(fa)展(zhan)與單位發(fa)展(zhan),推動形(xing)成(cheng)人(ren)(ren)(ren)(ren)人(ren)(ren)(ren)(ren)皆可成(cheng)才、人(ren)(ren)(ren)(ren)人(ren)(ren)(ren)(ren)盡展(zhan)其(qi)才的發(fa)展(zhan)環境。
精準選人用人,突出人事相宜。堅持建立一支動態調整、能上能下的高質量干部隊伍,開展領導干部集中調整,破除“論資排輩”的思想束縛,選拔過程做到“向前看”,鼓勵跨領域、跨部門、跨專業組建優勢互補的干部隊伍,培育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干部人才。目前已完成兩批次干部競爭性選拔和組織選拔工作。干部隊伍年齡結構更加優化,學歷層次明顯提升,干事創業活力更加凸顯,為八院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
科學定崗定編,突出一崗多能。按照科學合理、集約高效的原則,構建結構清晰,分工明確,高效協同的部門崗位架構,實現一崗多能、專業高效的復合型人才建設機制。以定崗定編為抓手,優化機構編制資源配置,將更多人員調配到一線業務崗位上,使管理隊伍更加精簡,業務力量更加壯大,協作運行更加高效。
加大引才力度,突出人才質量。聚焦院高質量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凝心聚力加大人才招聘力度。積極開展“博士行”及“國防行”活動,誠邀各高校學生到院區參觀交流。在“請進來”的同時也“走出去”,組織專家、科研骨干到目標院校進行共建活動,促進高層次人才招聘。堅持精準招聘,制定專業的評價維度,提高面試評價的科學全面性,結合心理測試,保證學生綜合素質,進一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高層次人才保障。
融入中心、文化引領
八院黨(dang)(dang)委以黨(dang)(dang)的二十(shi)屆三(san)中全(quan)會(hui)對深化國(guo)資國(guo)企改革(ge)作出的重大部署為(wei)指引,牢(lao)固樹立“抓(zhua)(zhua)發(fa)展必須(xu)抓(zhua)(zhua)黨(dang)(dang)建,抓(zhua)(zhua)黨(dang)(dang)建必須(xu)強發(fa)展”的理念,強化黨(dang)(dang)建引領(ling)凝心(xin)聚(ju)力,構建了黨(dang)(dang)的領(ling)導和(he)改革(ge)發(fa)展一體化運行(xing)機(ji)制,探索、凝練、形成“融(rong)文化”,同步(bu)推進黨(dang)(dang)建與改革(ge)發(fa)展、業(ye)務工作深度融(rong)合,為(wei)院高質量發(fa)展保駕護航。
融匯頂層,八院黨委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將黨的建設與改革重組同步謀劃,把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要求內嵌到單位治理結構之中;落實黨委對改革發展重大事項的頂層設計和全程把關,推動全院一盤棋,抓住重點和要點,貫穿過程和節點,將黨的領導和深化改革、完善治理相統一并落到實處。
融合組織,按照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四同步、四對接”要求,結合組織機構調整完成26個基層黨組織設置,除6個設立二級黨委的部門外,20個部門負責人與黨組織書記一肩挑,全面保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上下貫通、步調一致工作格局。
融聚群團,針對改革發展中的困難,工會組織通過談心談話等方式查找問題、收集建議,通過“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形式積極反饋、協調解決。同時,深化職工俱樂部建設,創新開展“融合球賽”、乒羽比賽等各類運動賽事,豐富職工生活,增強職工凝聚力。團委組建兩地21支青年突擊隊協同攻關,在重點項目、科研一線授旗出征,凝聚青年力量。
融通文化,組織開展文化體系重建工作,進一步構建體現時代發展趨勢、適應八院改革要求、凝聚八院特色的文化體系,形成富有八院氣質的文化理念體系、凸顯八院精神的行為文化體系和展示八院面貌的形象識別體系,形成“融文化”體系。在文化活動層面,組織迎接建國75周年歌唱比賽、中秋青年游園會、科技論壇以及各類典型選樹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八院文化軟實力,以文化促發展。
“十五五”是八院攻堅克難的關鍵期,更是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期。八院將深刻把握集團公司戰略部署,堅決扛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優化產業布局,深化專業融合,做強做優特色設備,為建設世界一流船舶集團不懈奮斗。
| 來 源:八 院
| 通訊員:芮雨晨
| 責 編:周 芒
| 校 對:方 浩
| 審 核(he):項 麗(li)/甘豐(feng)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