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臨近歲末,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三大船企交出了一份亮麗的年終答卷——完工交船58艘,新接訂單75艘,累計手持訂單超210艘。尤其是圓滿完成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造、年度交付6艘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實現異船同塢和6批次高端船舶出塢等一系列重要生產任務。這些成績的背后,折射出上海三大船企踐行“三贏”理念、實現價值創造的心氣和勇氣,也是中國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案例。
今年以來,中國船舶集團在“三贏”即事先算贏、事中控贏、事后真贏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創新管理思維、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助推船海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對上(shang)海船(chuan)(chuan)(chuan)舶工(gong)業來(lai)說是個值得慶(qing)賀和驕(jiao)傲的一年。中(zhong)國船(chuan)(chuan)(chuan)舶集團旗下上(shang)海三(san)大(da)船(chuan)(chuan)(chuan)企——江南造船(chuan)(chuan)(chuan)、滬東中(zhong)華和外(wai)高(gao)橋造船(chuan)(chuan)(chuan)勠(lu)力(li)同(tong)心、齊頭并進,均(jun)提前超(chao)額(e)完成(cheng)年度生(sheng)產經營任務。據統計,上(shang)海三(san)大(da)船(chuan)(chuan)(chuan)企今年完工(gong)交船(chuan)(chuan)(chuan)達(da)58艘(sou),新接訂單達(da)75艘(sou),累計手(shou)持訂單超(chao)210艘(sou),同(tong)比(bi)分(fen)別增長20%、4%和15%。
創造新成就
國產首艘大型郵輪命名交付
11月4日,備受世人矚目的中國船舶集團一號工程——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在外高橋造船命名交付,成為2023年上海乃至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將載入全球造船業史冊。
“愛達·魔都號”歷經八年科研攻關、五年設計建造,外高橋造船全力攻克了郵輪巨系統工程復雜組織管理和關鍵技術難關,最終按期順利完成建造任務,實現了我國郵輪研制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在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國際競爭力強的現代化郵輪產業體系,推動我國郵輪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船舶行業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功能等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更進一步提升了上海船舶工業的國際影響力、市場競爭力和綜合科技實力。
“愛達·魔都號(hao)”的(de)命名交付,標志著中國又一(yi)次成(cheng)功摘取世界(jie)造(zao)船業“皇冠上的(de)明(ming)珠”,上海成(cheng)為(wei)全球唯一(yi)一(yi)座(zuo)可以同時建造(zao)航空(kong)母艦、大型LNG運輸船、大型郵(you)輪的(de)城市(shi)。
呈現新亮點
大型LNG船建造能力全面提升
2023年是實施中國船舶集團關于大型LNG運輸船建造能力提升工程富有成效的一年。今年以來,滬東中華和江南造船在中國船舶集團統籌管理下,不斷完善大型LNG運輸船關鍵物資保供和配套供應鏈建設,不斷加強管理提升、技術創新和專項工程能力建設,全力推進提升工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其(qi)中(zhong),滬東中(zhong)華完工交付的一(yi)艘(sou)(sou)17.4萬(wan)立方米大(da)型(xing)LNG運輸(shu)(shu)船(chuan)創(chuang)下碼頭系泊試驗僅5個(ge)月、5.5天完成(cheng)常(chang)規和(he)氣體“二合一(yi)”試航、總體建(jian)造(zao)(zao)周(zhou)期17.5個(ge)月、液貨艙殷瓦鋼焊接密性檢測(ce)4次零漏點(dian)等(deng)一(yi)系列(lie)歷史新紀錄,該(gai)公(gong)司還創(chuang)造(zao)(zao)了(le)全(quan)年交付6艘(sou)(sou)LNG運輸(shu)(shu)船(chuan)的中(zhong)國造(zao)(zao)船(chuan)新紀錄。江(jiang)南造(zao)(zao)船(chuan)創(chuang)新建(jian)造(zao)(zao)方法(fa),全(quan)力推進17.5萬(wan)立方米大(da)型(xing)LNG運輸(shu)(shu)船(chuan)首(shou)制(zhi)船(chuan)生(sheng)產節點(dian),完成(cheng)了(le)首(shou)制(zhi)船(chuan)液貨艙過駁(bo)下水。目前,上海已形成(cheng)滬東中(zhong)華引(yin)領、兩(liang)大(da)船(chuan)企攜手(shou)的大(da)型(xing)LNG運輸(shu)(shu)船(chuan)規模建(jian)造(zao)(zao)態勢,進一(yi)步夯實(shi)上海作為中(zhong)國大(da)型(xing)LNG船(chuan)建(jian)造(zao)(zao)中(zhong)心的地位。
實現新突破
中高端船型占比顯著提升
在三大船企今年全年完工交付的58艘商品船中,中高端船型占比首次突破90%,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其中,江南造船建造的全球最大雙燃料動力第四代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VLGC)、98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等,滬東中華建造的全球最新一代綠色環保高效節能型13000TEU大型集裝箱船、全球最大24000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等,外高橋造船建造的世界獨創Fast4Ward通用型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19萬噸雙燃料動力好望角型散貨船等一批高端船舶如期高質量交付。
特別值得一提的(de)是,滬東中(zhong)(zhong)(zhong)華建造的(de)LNG運輸船實現了2個月(yue)交(jiao)付(fu)(fu)1艘的(de)新目標;江南造船全(quan)年交(jiao)付(fu)(fu)9艘VLGC,平均1.3個月(yue)交(jiao)1艘;外高橋造船建造的(de)7000TEU中(zhong)(zhong)(zhong)型集裝(zhuang)箱船從5月(yue)中(zhong)(zhong)(zhong)旬至(zhi)11月(yue)中(zhong)(zhong)(zhong)旬累計交(jiao)付(fu)(fu)12艘,月(yue)均交(jiao)2艘。上海(hai)三(san)大船企全(quan)面(mian)開啟品牌船型節(jie)拍(pai)化、批量化交(jiao)付(fu)(fu)新局面(mian)。
擴大新優勢
經營接單全面開花
今年以來,在國際船舶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的情況下,上海三大船企聯手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貿易和科研院所,主動應對新形勢,主動結識新船東,主動推介新船型,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全球最新一代“長恒系列”雙燃料動力17.4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17.5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10800車位超大型汽車運輸船、全球最大升級版23000TEU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和15000TEU甲醇雙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等一批高端船型訂單相繼被上海三大船企收入囊中。與此同時,一批新船型也獲頒國際船級社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比如,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TEU級核動力集裝箱船、全球最大27.1萬立方米超大型LNG運輸船、我國迄今研發的最大4萬立方米液氫運輸船、16000TEU氨動力大型集裝箱船、8.8萬立方米液氨運輸船等,彰顯了上海船企強大的研發設計實力,進一步增強了在國際船舶市場上的競爭力。
摘明珠,創紀錄,開新局。面對即將到來的2024年,上海三大船企將在中國船舶集團的領導下,接續為國家戰略服務,助力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和航運中心建設,不斷書寫“明珠閃耀東方”的嶄新篇章。
| 特約記者:何寶新
| 責 編:周 芒
| 校 對:王 琦
| 審 核:項 麗(li)/甘豐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