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zhong)國船(chuan)舶集團(tuan)旗下江(jiang)南造船(chuan)聯合(he)七一一所研發的(de)全球(qiu)首個配置(zhi)碳捕捉(zhuo)和(he)存(cun)儲(chu)系統(CCUS)的(de)超大型液(ye)化石油(you)氣運輸船(chuan)(VLGC)船(chuan)型方案獲(huo)得中(zhong)國船(chuan)級社原(yuan)則性認可(ke)(AIP)。
該(gai)船(chuan)型基于江(jiang)南造船(chuan)自(zi)主研發的(de)(de)Panda(熊貓)系(xi)列LPG雙燃料(liao)動力(li)(li)VLGC,搭載七(qi)一一所定制研發基于有機胺溶液(ye)化學吸(xi)收和(he)熱解吸(xi)的(de)(de)碳(tan)捕捉系(xi)統,配置2個C型液(ye)態二氧化碳(tan)(CO?)儲罐,每(mei)年可回(hui)收CO?排放約(yue)12000噸。(注:按每(mei)年航行278天(tian),每(mei)天(tian)捕捉1.8噸CO?計算)其EEDI值低于基線50%以上,可提前滿足IMO 2050目標要求,為保持江(jiang)南造船(chuan)VLGC船(chuan)型的(de)(de)市場引領(ling)地位、發掘(jue)船(chuan)型后生命周期的(de)(de)減碳(tan)潛力(li)(li)打下堅實的(de)(de)基礎。
該船型方案是在江南造船、中國船級社與七一一研究所三方技術合作所取得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CCUS在氣體運輸船上工程化應用研究的延伸項目,經過近一年的通力合作,項目組提出了配備CCUS的船舶EEDI指數計算方法,完成了VLGC配置CCUS的方案研發工作,攻克了CCUS自身的設計和實船布置、配套等關鍵技術。
江南造船將基于本項目的研究成果,逐步將CCUS技術推廣到其他主建船型上,不斷提升船型脫碳潛力和全生命周期的競爭力,為航運業“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 來 源:江南造船
| 責 編:方 浩
| 校 對:周 芒
| 審 核(he):項(xiang) 麗/甘豐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