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船院自主研發設計的5萬噸氨燃料MR型油船/化學品船,正式獲得意大利船級社(RINA)原則性認可(AiP) 證書。這是繼成功研發氨燃料動力7000車位汽車運輸船(PCTC)并獲得AiP后,上海船院研發的又一款清潔能源船型,標志著該院在綠色、環保、零碳領域再次取得最新成果,對中國船舶工業實現零碳船舶創新研制具有重要意義。
船舶方案
作為航運業主流(liu)的(de)中(zhong)程成品油/化學品運輸(shu)船(chuan)(chuan)舶(bo),MR型(xing)油化船(chuan)(chuan)可裝載國(guo)際海事組織(IMO)II&III類化學品及(ji)成品油,并可根據(ju)需求(qiu)(qiu)進行靈活的(de)模(mo)塊化組合設計。比(bi)如,根據(ju)續航力(li)需求(qiu)(qiu),可在該型(xing)船(chuan)(chuan)甲(jia)板上布(bu)置氨燃料罐,同時也可保(bao)證不損失貨艙艙容。此(ci)外,相關系統布(bu)置及(ji)氨燃料的(de)危險區(qu)域、毒性區(qu)域等要(yao)求(qiu)(qiu)在MR型(xing)油船(chuan)(chuan)等液貨船(chuan)(chuan)上也比(bi)較容易實現(xian)。
值得一提的是,氨燃料的應用將使得MR型油船在應對減碳、綠色法規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當使用氨燃料作為主燃料時,該型船的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將比基線減少90%以上;船舶運營的低碳特性還可有效滿足現有船舶能效指數(EEXI)及碳排放強度指數(CII)的要求,并在未來可以應對碳稅或碳交易法規等帶來的挑戰。
據了解,由于氨燃料本身完全不含碳,技術上也能夠完美解決IMO中長期的減碳目標。因此,氨燃料作為船舶可替代零碳燃料已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推崇。目前,航運及造船業正在積極推進氨燃料上船應用的各種技術準備工作。在此背景下,上海船院主動作為、大膽創新,與RINA合作研發推出了氨燃料MR型油化船船型設計方案。
從該船型項目立項、市場調研,到方案論證風險評估,上海船院與RINA的專業團隊開展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探討,也傾注了極大熱忱,最終為這一市場認可度高、運行靈活的主力中型油化船船型的未來合規性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使雙方在新燃料船舶開發領域的合作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
| 記 者:何寶新
| 通訊員:許 峰
| 責 編:王 琦
| 校 對:高紅梅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