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鄒城白馬河畔,全國首個標準化內河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
10月11日,中國(guo)船(chuan)舶集團旗(qi)下中船(chuan)九院總體規劃設計(ji)的(de)濟(ji)寧能(neng)源新能(neng)源船(chuan)舶制造(zao)項目動(dong)工建設。這將是(shi)全(quan)國(guo)首個集研發(fa)設計(ji)、智(zhi)能(neng)制造(zao)于一體的(de)綠色(se)、智(zhi)能(neng)、現代(dai)、標(biao)準化的(de)新能(neng)源船(chuan)舶制造(zao)基地,將打(da)造(zao)成我(wo)國(guo)內(nei)河新能(neng)源船(chuan)舶制造(zao)的(de)標(biao)桿工程。
一期建成投用后,年造船240艘、修船100艘。項目整體竣工后,年造船400艘、修船100艘。
不變的追求:綠色、智能
作為中國船舶工業規劃設計的國家隊,中船九院將堅持把“綠色智能造船—造綠色智能船舶”的理念貫穿于該項目總體規劃設計中,打造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引領內河船舶制造“數智化變革”,推動船舶制造的模塊化、標準化和批量化,加快內河船舶升級迭代。
據了解,項目規劃占地約1125畝,利用白馬河約1.2公里岸線,采用殼、舾、涂一體化的現代造船模式,新建船臺、港池、舾裝碼頭、船體聯合車間、分段裝焊車間、涂裝車間、舾裝綜合車間、動力環保站房等生產設施。一期工程計劃于2023年底前建成投用。
目前,濟寧能源正全力打造“港、貿、船、產、建、融”的港航全產業鏈體系,這一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該項目將依托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現代港航物流全產業鏈優勢,成為連接南北通江達海、內河航運綠色發展的裝備制造牽引龍頭項目,有效帶動腹地鋼鐵、高端化工等產業集聚發展,為魯南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對實現京杭大運河經濟復興也具有重大意義。
| 記 者:何寶新
| 通訊員:蔡燕國
| 責 編:鄺展婷
| 校 對:高紅梅
| 審 核:項 麗/甘(gan)豐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