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zhong)國(guo)(guo)船舶集團旗(qi)下廣(guang)船國(guo)(guo)際、黃(huang)埔文沖承擔的深中(zhong)通(tong)道(dao)沉(chen)管隧道(dao)鋼殼制(zhi)造,打(da)響收官之(zhi)戰(zhan)!
E23管節鋼殼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成品將達到萬余(yu)噸。
近日(ri),深中通道(dao)沉管隧道(dao)最后一個(ge)標準管節(jie)鋼(gang)殼——E23管節(jie)鋼(gang)殼在廣船國際開工制造。預計將于(yu)2022年底(di)全面(mian)完成廠內管節(jie)鋼(gang)殼制作。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海底隧道長6845米,其中沉管段長5035米,由32個管節和1個最終接頭組成,為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沉管隧道鋼殼由廣船國際和黃埔文沖分別承擔制造。
目(mu)前,黃埔(pu)文沖(chong)承擔(dan)的GK02標(biao)段的建(jian)造任務已經勝利在望:至2021年(nian)12月3日(ri)E26管(guan)節(jie)順利通過聯合驗收,黃埔(pu)文沖(chong)已累計完成(cheng)(cheng)包括(kuo)E2、E4、E6、E8、E10、E12、E32、E31、E30、E29、E28、E27、E26在內的13個管(guan)節(jie)交付工作。最后(hou)一個管(guan)節(jie)E25現已總拼成(cheng)(cheng)型,預計年(nian)后(hou)驗收交付。
廣(guang)船國際在建(jian)的E19、E20管節
而E23管節不僅為廣船國際深中通道項目GK01標段在2022年首個開工制作的管節鋼殼,更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項目開工建造的最后一個標準管節。
工藝工法創新體現船企智慧
自項目開工以來,廣船國際與黃埔文沖積極推進智能制造技術應用,構建了以鋼材智能切割生產線、小組立(片體)智能焊接生產線、中組立(塊體)智能焊接生產線、智能涂裝車間及車間管控系統等為核心的“四線一系統”鋼殼智能制造,助力鋼殼管節百年品質工程打造,助推深中通道工程高質量建設。
為了適應深中通道建設步伐加快的需要,廣船國際深中通道項目部應用“管節鋼殼平臺線‘1+1’串聯建造”的生產模式,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真正實現管節鋼殼的“流水線式”建造,將管節制造推上了快車道。
2021年(nian),在(zai)黨旗引領號召(zhao)下,項目團隊接連克服了(le)(le)新冠疫(yi)情、限電(dian)等(deng)客觀不(bu)利(li)因素的影響,完成(cheng)了(le)(le)E11、E13至E18共7個(ge)管節的沉管隧(sui)道鋼殼制造(zao)任(ren)務(wu)(wu),不(bu)僅(jin)超額(e)完成(cheng)了(le)(le)交付6個(ge)管節鋼殼的年(nian)度生(sheng)產任(ren)務(wu)(wu)目標,更在(zai)制造(zao)過程中(zhong)不(bu)斷提升質量效(xiao)率,實現(xian)了(le)(le)優質高效(xiao)交付,為深中(zhong)通道沉管隧(sui)道工程的快速推(tui)進(jin)作出了(le)(le)重要(yao)貢獻。
面對變寬管節端鋼殼精度控制難題,黃埔文沖深中通道項目團隊深入研究,創新性地運用三維模型轉換坐標系提取理論數據和建立虛擬軸線控制兩端面傾角的方法,結合高精度控制網實現弧變寬管節端鋼殼高精度安裝。
據悉,2021年該項目精度管理團隊圓滿完成了6節管節的精度管控工作,各項參數驗收合格率平均在99%以上,遠高于業主下達的驗收標準,在廣東省交通廳組織的實體質量檢查中,沉管建造精度檢測合格率達100%。施沉的多個變寬管節連續實現毫米級安裝精度和完美的止水效果,贏得了參建各方的廣泛贊譽。
| 記 者:鄺展婷
| 通訊員:符致冠/蘭艷肖/鄒繼翠
| 圖 片:廣船國際/黃埔文沖/深中通道發布
| 責 編:鄺展婷
| 校 對:王 琦
| 審 核:項 麗/甘(gan)豐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