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 與廣東省陽江市恒邦漁業有限公司簽訂1艘80米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建造合同,這是廣東省首個商業化大型半潛式養殖旅游綜合平臺。
同時簽訂了1艘120米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和2艘養殖作業輔助船合作意向書。
能養魚可旅游
這艘半(ban)潛(qian)式深遠海智(zhi)能(neng)養殖(zhi)旅游平臺長(chang)80米、寬(kuan)30米、高18米、養殖(zhi)水體約(yue)3萬立方米,入級中國船(chuan)級社,采(cai)用(yong)鋼質半(ban)潛(qian)結構(gou),日常由光伏提供清(qing)潔(jie)能(neng)源,四角錨泊定位(wei),具(ju)有良(liang)好的抗風浪能(neng)力,適用(yong)水深在(zai)20~100米海域的水產養殖(zhi)。
80米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效果圖
項目交付后將投放于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附近海域,將主要從事石斑魚、金鯧魚、軍曹魚和鰲魚等高附加值魚種的水產養殖,并開展海洋科普、潛水、沖浪、垂釣、海上餐飲等休閑漁業活動,同時有效帶動其他關聯產業。
深海養殖前景可期
近期,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積極拓展藍色發展空間,全面建設海洋強省。要通過實施海洋漁業基礎能力提升工程,建設一批現代漁港經濟區,優化海水養殖結構和布局,高標準建設智能漁場、海洋牧場、深水網箱養殖基地;扶持遠洋漁業發展,支持建設海外漁業基地,提高海產品加工能力,積極打造“粵海糧倉”。
80米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效果圖
國家農業部提出“到2025年,在我國沿海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20個”。據測算,隨著我國南海漁業養殖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未來可形成千億級的漁業裝備市場,成魚年產值將達到1350億元。
躋身養殖產業領先地位
廣(guang)船(chuan)國(guo)際(ji)(ji)是華(hua)南地區綜合實力(li)最(zui)強的(de)海洋(yang)(yang)(yang)裝備(bei)制造(zao)企業(ye)(ye),為推動深海養(yang)殖(zhi)產業(ye)(ye)的(de)高質量發(fa)展,助(zhu)力(li)廣(guang)東省(sheng)建設海洋(yang)(yang)(yang)強省(sheng),廣(guang)船(chuan)國(guo)際(ji)(ji)近年(nian)來在(zai)海洋(yang)(yang)(yang)養(yang)殖(zhi)產業(ye)(ye)領(ling)域(yu)持續加(jia)大了科研(yan)力(li)度(du),還承(cheng)擔(dan)了游弋式大型(xing)養(yang)殖(zhi)平臺研(yan)制任務。該項目的(de)成功簽(qian)約,將(jiang)為廣(guang)船(chuan)國(guo)際(ji)(ji)躋身養(yang)殖(zhi)產業(ye)(ye)領(ling)先地位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