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武船集團北船重工舉行,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于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并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國信1號”總長249.9米,型寬(kuan)45米,型深21.5米,設(she)計吃水12米,載重量約10萬(wan)噸,排水量13萬(wan)噸,設(she)計航(hang)速10節,可移動(dong)躲避(bi)臺風赤(chi)潮等惡劣(lie)氣候,在全球(qiu)海域開展(zhan)養殖(zhi)作業。
該船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牽頭負總責,聯合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州船院和青島藍色糧倉海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進行船體的詳細設計。該船還設計有電動機推進雙槳,具備自主航行能力,主甲板上配置加工冷藏設備,可以實現養殖、捕撈、加工等功能。
“國信1號”15個養殖艙能提供80000立方米養殖水體,其中前13個養殖艙單艙5600立方米養殖水體,與半個標準游泳池水體量相當,后2個養殖艙單艙3600立方米養殖水體,通過養殖水體交換系統,實現養殖艙內水體與外界自然海水進行不間斷強制交換,借助深層取水裝置獲取適宜溫度鹽度的海水進行養殖,保持養殖魚類一直處于最佳生長狀態,進而縮短養殖周期、提升養殖品質。隨季節和水溫變化,“國信1號”將常年游弋在黃海千里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預計投產后,可實現年產500克以上成品大黃魚不低于3200噸。
2019年以來,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國信集團、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臺州大陳島養殖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藍色糧倉公司等單位開展項目科技攻關和產業示范應用,合作研發建造全球首艘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項目。
近(jin)年來,北船(chuan)重工(gong)堅持聚焦漁(yu)區振(zhen)興戰略(lve),在(zai)國(guo)內(nei)乃至(zhi)全球海(hai)洋(yang)漁(yu)業裝(zhuang)備(bei)制(zhi)造(zao)中始終走在(zai)前列。2017年,其(qi)為挪威(wei)薩爾(er)瑪(ma)集團建(jian)造(zao)的(de)世界首座(zuo)、規模最大、自(zi)動化程度最高的(de)深海(hai)養殖裝(zhuang)備(bei)——挪威(wei)海(hai)洋(yang)漁(yu)場成(cheng)功(gong)交付,引領了(le)海(hai)產養殖行業技(ji)術(shu)變革(ge),促成(cheng)了(le)產業的(de)飛躍,為全球海(hai)工(gong)業提供了(le)珍(zhen)貴的(de)技(ji)術(shu)資(zi)料和成(cheng)功(gong)經驗,也積累(lei)了(le)豐(feng)富的(de)設計和建(jian)造(zao)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