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就是勝利。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要深刻認識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的復雜性、艱巨性、反復性,進一步動員起來,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堅持不懈,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伴隨著上海持續嚴峻的疫情形勢,4月6日,上海市委發布了《致全市共產黨員的公開信》,指出“守護人民的生命健康,守護上海城市的安全有序運行,已經到了最緊要的時刻”,號召全市廣大黨員“緊急行動起來、盡銳出戰、持續奮戰,全力投身到這場嚴肅的抗疫斗爭中去”。
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上海有迫切需求,中國船舶集團就有堅決迅速的行動!
今天,集團官微推出“長興島防疫抗疫工程建設紀實”系列報道第二篇,回顧展示中國船舶集團積極踐行央企責任、建設長興島防疫抗疫工程的奮戰歷程,以及工程建設中涌現出的先進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以及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感人故事。
01 臨危受命,迅速打響大會戰
今年3月以來,隨著上海市、崇明區疫情形勢持續嚴峻,在長興島建設防疫抗疫工程迫在眉睫。
中國船舶集團黨組果斷決策,部署旗下中船九院、物資公司、七〇四所、七一六所、七一四所、上海公司等單位迅速上島開展工程建設,系統內各單位全力配合,在長興島上打響了一場家園保衛戰、疫情阻擊戰、建設大會戰。
中國船舶集團承擔(dan)的長(chang)興島(dao)防疫(yi)抗疫(yi)工程建設(she)項目共三期,總施(shi)工面積超10萬平(ping)方米,需在10天內建成。而此(ci)時,伴隨著持續(xu)嚴峻的疫(yi)情(qing)形(xing)勢,上海市疫(yi)情(qing)管控措施(shi)也持續(xu)升級,物資(zi)采購(gou)、運輸、施(shi)工建設(she)、人(ren)員調配等方面都(dou)存在極大困難,要(yao)在如此(ci)短的時間內實(shi)現三期工程并線(xian)作戰、分兵(bing)突進,可(ke)謂難上加難。
集團公司領導率有關部門領導和同志冒著疫情的風險,緊急登島,靠前指揮協調。
“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堅決完成黨組交付的任務!”工程的總設計單位中船九院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孫偉軍表態。
“我們要把島上工程建設作為頭等大事,克服一切困難、想盡一切辦法完成任務,決不耽誤工程建設一分一秒!”負責島上工程建設物資保障的物資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季平、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俊峰向全公司黨員、干部職工發出了號召。
“盡銳出戰交設備,一定要把不可能變為可能!”負責工程關鍵設備建造的七〇四所黨委副書記、所長高曉敏立下了“軍令狀”。
一呼百應,戰斗隊伍迅速集結。中船九院領導班子聞令而動、緊急商討,由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孫偉軍帶隊,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琦協助,第一時間組建項目團隊,帶領第一批7名設計骨干王川、沈峻、楊浩俊、孔令兵、沈清清、朱凱、韓振波等人即刻奔赴長興島開展工作。與此同時,中船九院總承包運行中心戴鳳波、欒海林也緊急赴長興島踏勘現場,與長興島項目管理人員倪冬輝、楊衛東、吳賽金、潘軍、汪凱、顧建章、楊俊杰等人組建了總包管理團隊,駐長興項目現場近40人,參與項目人數近80人。
物資公司黨委高度重視、快速響應,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季平,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俊峰親自部署成立了由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勝光任組長的物資公司上海防疫物資保障工作組,同時安排有豐富物資采購管理經驗的老黨員龔業飛以及羅力群、朱志偉、孫曄等同志上島工作,第一時間建立起了協調建立物資配送及應急物資保障溝通機制。
七〇四所黨委副書記、所長高曉敏第一時間部署工作,黨委委員、副所長季建剛帶領沈春鋒、陳暢、俞豪吉、王斌等同志第一批登島,緊鑼密鼓地投入會戰。技術骨干俞豪吉在得知施工現場存在環境復雜、條件有限、時間緊張等困難后,也二話不說,立即驅車趕赴一線攻堅。
七一六所黨委副書記、所長顧浩接到任務后立即組織研究部署,克服連云港本地疫情的重重困難,迅速在當地集結專業隊伍,同時組織在滬所屬單位抽調精兵強將,聯合集團公司在滬兄弟單位,組成弱電安防施工團隊,分批上島集結開展工作。
七一四所黨委副書記、所長吳傳利,黨委書記、副所長張信學立即部署,緊急組織青年突擊隊,以最快速度完成核酸檢測、設備整備,即時趕赴現場執行聲像保障任務。
上海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恒劭親自安排部署,組織所屬華船公司積極參與保障任務,迅速集結起由4名黨員和40余名骨干組成的上島工作團隊,于3月23日當天便連夜登島投入工程深度清潔保障工作;幾天后,第二批25人團隊又緊急上島增援。
一時間,長興島上隊伍迅速集結壯大。截至3月26日,現場包括施工單位已有2000余人交叉作業、日夜奮戰,工作局面迅速打開。
02 攻堅克難,爭分奪秒保交付
除了時間短、條件差之外,長興島防疫抗疫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建筑設計規范和標準,在安全方面有特殊要求,要綜合考慮工程安全、感染防控、人員安全,包括醫護、患者及工程施工人員各個方面都要萬無一失。
在工程設計上,不僅僅要滿足醫護專區、床位布局基本要求,更要綜合考慮醫護流向、病患流向、物資流向的復雜性,合理劃分“三區兩通道”,確保清潔空氣先通過清潔區、再流向半污染區和污染區。
在施工建設上,對不同區域間密閉提出了嚴格的工藝要求,務必強化工程的跟蹤檢查,確保一次到位。同時,在提升醫護使用和病患居住感受的諸多方面也需要更加關注細節。
即便是如此嚴苛的條件下,在9天時間里,長興島防疫抗疫工程仍以極快的速度向前推進:3月26日,一號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3月31日,二號與三號工程同時完工并交付使用。這是與疫情賽跑的“中國船舶速度”。
速度(du)的(de)背后(hou),是先進的(de)設計與管(guan)理,是中國船舶人(ren)不(bu)(bu)眠不(bu)(bu)休的(de)付出(chu)和(he)精益(yi)求精的(de)追求。
大工程協同作戰,必須設計先行。工程現場是邊設計邊施工,工程周期壓縮到了極致,這讓中船九院的項目設計團隊和管理團隊倍感壓力。上島后,設計團隊按小時排節點,針對整體項目流程和關鍵環節,分別制定工序和工作界面分工表。第一次現場啟動會后,設計團隊2個小時內提交了設計方案,5個小時后提交了第一版施工圖,10個小時后將修改完善的圖紙專車發送到了現場。
中船九院公司領導帶領項目團隊連續多日通宵在現場工作,及時協調工地各種情況,與集團公司相關部門并肩作戰、及時溝通,提高工作效能;同時堅持實時優化設計,協調工程建設。項目設計負責人、中船九院副總建筑師王川第一時間組織團隊明確職責分工,確定了現場設計、后方設計、現場管理、外場支持等多專業協同配合機制,確保多條線同時作戰、運作高效。總工程師黃延驅車前往長興島專送工程保障設備,長興島實行“只進不出”,他就直接加入現場設計團隊,10天沒有下島。設計團隊中三位女設計師沈清清、胡雁、沈峻,更是巾幗不讓須眉,創造性地解決了暖風系統設計等一系列難題,堅守一線直到項目最終交付。項目管理團隊的戴鳳波、徐詠春、欒海林、王后軍、屈杰、倪冬輝等人把現場當作家,3天只在賓館住了3個小時,其余時間都在車上、辦公桌上度過。項目部顧建章、汪凱則協調運輸通行資源,解決了建設期間工程人員的基本飲食問題。與此同時,還有更多的人在后方作戰斗支撐,中船九院建筑一院院長曾志堅迅速組織本部設計團隊,緊急將居家辦公的相關專業骨干召回,組成了包括張瓊、瞿駸、郭鳳群、李嘯、蔣斌等18名骨干在內,建筑、結構、水、電、風、經濟各專業齊全的團隊。之后因項目需要,胡雁、瞿革、瞿駸上島加入現場設計團隊。
做(zuo)好物資(zi)(zi)保障是(shi)工程建(jian)設的急需(xu)必(bi)需(xu)。物資(zi)(zi)采購(gou)從(cong)(cong)生活用品到(dao)醫療用品、從(cong)(cong)家庭電器到(dao)專業器材,覆蓋70余(yu)個品類,共(gong)計供應物資(zi)(zi)71萬余(yu)件。工作組剛(gang)成立的6個小時,就需(xu)要特急采購(gou)物資(zi)(zi)27萬件,大部分物資(zi)(zi)從(cong)(cong)需(xu)求(qiu)(qiu)提出到(dao)采購(gou)運輸、安裝(zhuang)就位要求(qiu)(qiu)在24小時內完成,有的甚至要求(qiu)(qiu)不(bu)到(dao)12小時。
工程建設中,物資公司工作組成員斗志昂揚,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大、突發情況多等困難,在全國范圍聯系貨源征集物資,有困難共同設法協調解決,想盡一切辦法保障物資及時送達。
物資公司的龔業飛、羅力群、朱志偉、孫曄等第一批上島,一到島上就一頭扎進工地,午飯、晚飯就在車上吃,其它時間都是在工地盯進度、收發貨,人手不夠就自己去卸貨,嗓子啞了、腳也磨破了,卻不曾停止工作哪怕一分鐘。工作組副組長丁飛雁幾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三四點鐘。工作組成員中,姚國民連續9個晝夜一直奮戰在建設工地,吃住在車上;尹璐連夜開車到50公里外的供應商倉庫裝車,直到凌晨4點才返回家,以確保次日重要物資及時到位;楊悅負責協調供應商積極備貨,田曉積極聯系供應商供應鏈及物流高層并開具通行證明,凌晨12點收到簽批的通行證后,連夜協調6輛滿載待命的貨車同時出發,終于在次日凌晨5點前將此批物資配送到位;還有接到工作組工作指令時,已隔離在家10天的陳明,一天到晚忙著解決工程防疫物資,多次出色地完成緊急需求采購,卻顧不上自家生活物資問題。
防疫抗疫,必須要有(you)(you)可靠的(de)醫療廢水處(chu)(chu)理設(she)備。七〇四所負責為工程建設(she)配(pei)套醫療廢水處(chu)(chu)理站,要求24小時(shi)設(she)備到(dao)貨、48小時(shi)交(jiao)付使用。按(an)照(zhao)常規,這幾乎(hu)是(shi)不可能完(wan)成的(de)任務。接到(dao)任務后,七〇四所黨委高度重視(shi),迅即(ji)安(an)排最優秀的(de)技術人(ren)員(yuan)、現(xian)場管理人(ren)員(yuan)和(he)最有(you)(you)經驗(yan)的(de)技術工人(ren)等專業隊伍,緊急調配(pei)各類材料、設(she)施設(she)備等資源(yuan),以最快速度向(xiang)現(xian)場集中。
七〇四所上島人員“白加黑”“兩班倒”,24小時鏖戰,爭分奪秒搶抓進度,為后續作業面贏得了寶貴時間。陳暢是七〇四所最早進駐現場的項目組成員,負責現場總協調。現場各項施工作業面相互交叉、同步進行,一條5米多寬的內部道路上同時有多家單位施工,如何避免相互影響又有序高效推進,是擺在陳暢面前的最大難題。陳暢利用指揮道路開挖回填時間的間隙,一刻不停地協調相關物資的擺放,解決后續工序空間問題。污水罐進場當天刮起了大風,大家在風沙呼嘯中將污水處理設備準時安裝就位。現場技術負責人俞豪吉在短短一天時間內修改了9版方案,耐心細致地向工人們做好技術交底并確認安裝落實到位,在爛泥地中來回穿梭,鏖戰整整12小時。調配負責人王斌面對長興島的封閉管理給物資運輸帶來的困難,每天奔走在關卡和施工現場之間,不厭其煩地反復確認現場需要的物資,只為項目建設速度能快一點、再快一點。
工(gong)(gong)(gong)程(cheng)(cheng)(cheng)弱電(dian)(dian)安防(fang)系(xi)統是一塊“硬骨頭”。七一六所自3月22日(ri)起就連夜組(zu)織進行工(gong)(gong)(gong)程(cheng)(cheng)(cheng)的弱電(dian)(dian)安防(fang)設(she)計,23日(ri)開(kai)工(gong)(gong)(gong)建設(she),26日(ri)完成一號(hao)工(gong)(gong)(gong)程(cheng)(cheng)(cheng)整體(ti)交付,30日(ri)完成三號(hao)工(gong)(gong)(gong)程(cheng)(cheng)(cheng)弱電(dian)(dian)安防(fang)主體(ti)施工(gong)(gong)(gong)任務,連續幾個(ge)(ge)通宵;搶進度(du)(du)、抓(zhua)質量(liang)、保安全(quan),反(fan)反(fan)復復地設(she)計改圖、不(bu)停地轉換(huan)工(gong)(gong)(gong)作(zuo)(zuo)界面、現(xian)場(chang)驗(yan)收(shou)過程(cheng)(cheng)(cheng)出現(xian)的醫護新需求(qiu)、施工(gong)(gong)(gong)現(xian)場(chang)造成的返工(gong)(gong)(gong)維修(xiu)……現(xian)場(chang)團隊分成多個(ge)(ge)工(gong)(gong)(gong)作(zuo)(zuo)組(zu),細化(hua)職責分工(gong)(gong)(gong)、積極統籌調度(du)(du),他們咬牙堅持每(mei)天(tian)只睡一兩個(ge)(ge)小時,最終高質量(liang)完成了任務。
作(zuo)為七一(yi)六所弱(ruo)電安防系統現(xian)場(chang)設(she)(she)計(ji)負責人,丁瑞第一(yi)個上島。他充分發(fa)揮專業優(you)勢,反復(fu)優(you)化設(she)(she)計(ji)和(he)審核圖紙,保證(zheng)了設(she)(she)計(ji)圖紙的現(xian)場(chang)實現(xian),大(da)幅(fu)提高了工作(zuo)效率。團(tuan)隊(dui)成員丁海龍是(shi)一(yi)個壯實的小伙,現(xian)場(chang)哪里有需要(yao),哪里就(jiu)有他的身影,仿佛永遠不知疲憊。團(tuan)隊(dui)成員張旻患有胃病(bing),因趕工期吃不上飯,反復(fu)胃疼(teng)嘔(ou)吐(tu),但依然(ran)不下火線、帶病(bing)堅守。
聲像保障第一時(shi)間到(dao)位(wei)。七一四所青(qing)年突擊隊員潘(pan)偉(wei)(wei)(wei)、張浩偉(wei)(wei)(wei)抵達當晚便投(tou)入(ru)到(dao)拍(pai)(pai)攝(she)工作中(zhong)。面對上百個(ge)工作面、數(shu)千位(wei)建(jian)筑工人(ren),潘(pan)偉(wei)(wei)(wei)、張浩偉(wei)(wei)(wei)發(fa)揚敢打敢拼的戰(zhan)斗精神(shen),在現場架(jia)設(she)了(le)8個(ge)機(ji)位(wei)、2架(jia)無人(ren)機(ji)同時(shi)進行拍(pai)(pai)攝(she)。有時(shi)為了(le)找到(dao)一個(ge)合適(shi)拍(pai)(pai)攝(she)角度,兩人(ren)克服恐懼在高達八米的屋(wu)頂(ding)架(jia)設(she)拍(pai)(pai)攝(she)機(ji)位(wei),為工程(cheng)建(jian)設(she)拍(pai)(pai)攝(she)下了(le)近百份寶貴(gui)的聲像資料。
工程深度清潔團隊也吹響了“集結號”。上海公司所屬華船公司派出的清潔保障團隊,制訂了“先立面后地面”兩步走的清潔方案,克服了沒有接通自來水、施工進度不可預估等困難,堅持吃在工地、睡在工地,在不到48小時的時間硬是把11000平方米、284間房間、1136張病床的深度保潔任務攻了下來。
03 踐行初心,黨旗高高飄揚在工程建設第一線
這場戰役,出征(zheng)者高(gao)舉(ju)的(de)是鮮紅(hong)的(de)黨(dang)旗(qi)。
3月23日下午,七一六所全體項目黨員組成了現場黨員突擊隊,出征前鄭重宣誓:“突擊隊將發揚‘聽黨召喚、不畏艱險、團結奮斗、使命必達’的精神,堅決擔起急、難、險、重任務,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這只是一個縮影。黨支部(bu)建在(zai)工程(cheng)現場(chang),黨員沖鋒在(zai)每個陣地最前沿。
項目設計負責人、中船九院副總建筑師王川,沖上去了。在一號工程交付前的關鍵節點,王川已駐守工地連續奮戰36小時,但他還是頂著寒冷夜雨一遍又一遍地巡視項目。“忙起來就什么都顧不上苦和累了。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才對得起黨員這個特殊的身份。”王川這樣說。
年近60的物(wu)(wu)資(zi)公司老黨員(yuan)龔業飛,沖上(shang)去了。在3月(yue)22日(ri)晚上(shang)獲悉物(wu)(wu)資(zi)公司要(yao)為(wei)長興島防疫抗(kang)疫工(gong)程(cheng)保(bao)障物(wu)(wu)資(zi)供應后,他(ta)立即主(zhu)動請纓(ying)支援(yuan)抗(kang)疫一(yi)(yi)線。到崗(gang)后,他(ta)前后奮戰9天10夜(ye),連續工(gong)作(zuo)3個(ge)通宵(xiao),累計完成了3500個(ge)隔(ge)離床位及相應生(sheng)活物(wu)(wu)資(zi)的裝卸、清點、倉儲、安裝和清理(li)等工(gong)作(zuo)。“老黨員(yuan),就是要(yao)發揮一(yi)(yi)點作(zuo)用(yong)。”他(ta)樸實地講。
七(qi)〇四所抗疫工程臨時黨(dang)支(zhi)部書記沈春鋒,帶著(zhu)他的“攻堅(jian)小(xiao)隊”沖上(shang)去了。他帶領以陳暢(chang)、俞豪吉、王(wang)斌三名(ming)黨(dang)員為骨(gu)干的“攻堅(jian)小(xiao)隊”,火速完成了醫療廢(fei)水處理系統的設(she)計(ji)、生(sheng)產、建造及調(diao)試(shi)任務,把(ba)不(bu)可能(neng)變為了可能(neng)。
原(yuan)本是市場營銷人員的(de)(de)孔(kong)占(zhan)秋,沖上(shang)去了(le)。“長興島(dao)(dao)防疫(yi)抗疫(yi)工程建設(she)項目需(xu)要(yao)火線(xian)支援,小區未封控(kong)的(de)(de)同志(zhi)報(bao)名上(shang)島(dao)(dao)。”“我可以!”作為(wei)一名市場營銷人員,3月(yue)23日,七一六(liu)所(suo)的(de)(de)孔(kong)占(zhan)森在加班熬了(le)兩(liang)天一夜后(hou),第(di)一個就報(bao)了(le)名。而當時(shi),孔(kong)占(zhan)秋的(de)(de)妻子(zi)工作單位處于管控(kong)狀態,家中(zhong)孩子(zi)無(wu)人管護,但(dan)他還是沖上(shang)去了(le)。“我是一名有(you)著11年黨(dang)齡(ling)的(de)(de)老黨(dang)員,組(zu)織需(xu)要(yao)的(de)(de)時(shi)候就要(yao)站(zhan)在前面,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dang)員的(de)(de)初心和使(shi)命。”孔(kong)占(zhan)秋這樣說。
上海公(gong)(gong)司(si)所屬華船公(gong)(gong)司(si)的(de)清潔團(tuan)隊臨時黨支書張(zhang)鵬,領著團(tuan)隊沖上去(qu)了。面(mian)對本就極為繁重(zhong)的(de)任(ren)務,他們偏偏又選擇了最苦最累(lei)的(de)“先立面(mian)后地面(mian)”方案。“我們累(lei)一點(dian)沒什么,工作(zuo)絕不能有(you)一絲含(han)糊。”張(zhang)鵬笑著說。
放下剛剛出生的孩子,入黨積極分子孔慶鑫也沖上去了。孫慶鑫是七一六所的一名信息化工程師,在他登島時,遠在連云港的家里,孫慶鑫的愛人正在學校工作單位隔離,只留了老母親一人在家照顧剛剛出生的孩子。他擦干眼淚說:“沒關系,不管在哪工作,都是為船舶作貢獻,為國家作貢獻,我相信家人會以我為榮。”
在長興島防疫抗疫工程現場,中國船舶集團還有數十個臨時黨支部、數百名黨員們夜以繼日、連續作戰,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與先鋒模范作用,用擔當詮釋使命,用奮斗淬煉初心,極大激發了工程建設全體干部職工的奮戰熱情,有力引領了工程建設進展。
高高飄揚的黨旗映襯著一個個拼搏的身影,那些星夜兼程、千里逆行的船舶人,點燃了長興島上燈火通明、挑燈夜戰的奮斗之光,用熱血與生命守護了上海這座城市,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展現了無往而不勝的中國船舶力量!
| 作 者:王智輝/張曉進
| 責 編:高紅梅
| 校 對:方 浩
| 審 核:項 麗(li)/甘豐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