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ri),中(zhong)國(guo)船舶集團旗(qi)下中(zhong)船應急緊(jin)急調集動力舟(zhou)橋與搶險突擊(ji)隊(dui),奔赴河南參與救援。7月22日晚,經過一夜的持續奮(fen)戰,兩臺動力舟(zhou)橋架設完成實現快速水上機動。
7月23日(ri)早八點(dian),兩臺動力(li)舟橋(qiao)分別(bie)前往新鄉(xiang)(xiang)市衛(wei)輝(hui)市頓坊店鄉(xiang)(xiang),在前稻(dao)香村、后稻(dao)香村等(deng)受災地對(dui)被困(kun)的多村村民進行(xing)緊急轉移。中船應急當(dang)天又增(zeng)派8名救援人員前往(wang)河南開展救援。
截至7月23日下午,已安全轉移1400余人目前,救(jiu)援仍在持(chi)續。
中(zhong)船應(ying)急
參(can)與此次(ci)救援的兩臺(tai)動(dong)力舟(zhou)橋,由中(zhong)船應急生產制(zhi)造,是國內最(zui)先進的水上救援裝備(bei)之一。
在(zai)新(xin)鄉救援過程中,中船應(ying)急(ji)與中國安能救援人(ren)員將3個河(he)中舟和1個岸邊舟拼接組成長(chang)40米(mi)、寬(kuan)8米的動力舟(zhou)橋,作(zuo)為(wei)漕渡(du)門(men)橋使用,起到渡船(chuan)的作用(yong)。每臺(tai)動力舟橋滿載450人(ren),行(xing)駛速度可達(da)10公里/小時。
動(dong)力(li)舟橋曾(ceng)參與過安徽池(chi)州潰口封堵、松花江特大洪水、鄱陽湖洪澇等多(duo)次抗災救援,主要(yao)有兩(liang)種作業模式:一種(zhong)是多個河中舟和兩個岸(an)邊舟連在一起,形成帶式浮橋,保(bao)障大型(xing)設備和(he)人(ren)員通過(guo)江河(he);另(ling)外一(yi)種是將若干河(he)中舟和(he)岸(an)邊舟拼接(jie)組合,作(zuo)為(wei)漕渡門(men)橋使用(yong),起到渡船的(de)作用(yong)。
救援仍在持續,我們繼(ji)續奮戰。
| 來 源:中船應急
| 制 圖:王 琦
| 責 編:周 芒
| 校 對:高紅梅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